首页
浏览文章: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历史所组织老同志赴河南安阳参观考察综述

发布日期:2017-11-13 原文刊于:

带着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八年的祝福,带着对党的十九大的祝贺,10月10日至13日,历史所组织老同志一行近20人,赴河南安阳开展了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红旗渠精神,凝聚强大正能量,喜迎党的十九大”为主题的参观考察活动。

走进安阳文字博物馆

安阳文字博物馆,位于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项目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投资53751万元,总体规划分两期完成。该馆是一所以“文字”为主题,兼具与文字相关的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座以文字为主要“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10月10日下午,老同志一行一到安阳,就冒雨赶往文字博物馆参观考察,在馆内大家不仅了解到甲骨文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哈拉巴文字共同形成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而且还体验了真实的4D影片《甲骨文》,近距离感受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特别是蔡伦造纸工艺流程、富有神韵的书法展厅,给老同志们留下深刻印象。有的老同志在参观后谈到:进入文字博物馆,仿佛游弋于历史的长河中,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的繁华古都,那些千年的文字、千年的古物、千年的故事及遗存似乎移植到我的脑中,它们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时刻让我回忆起历史,时刻提醒我先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有的老同志还讲到:文字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古人不古,与世长存!

参观林州红旗渠、太行大峡谷

10月11日,老同志一行乘车到林县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地进行参观考察。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该渠首引自浊漳河,全长1500多公里,是当年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据介绍,该渠开工于1960年,林州人民群众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踏平了1250座山头,钻透了211个隧洞,架起了152座渡槽,挖砌土石1818万立方米,并将“人工天河”引上了太行之巅。红旗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国际上享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美誉。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逼真的图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让老同志真实地感受到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风餐露宿、自力更生、撼天动地、誓与太行比高低的恢宏场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大家无不为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再到青年洞,该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洞长616米。当年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由各公社挑选的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凿通隧洞。在青年洞景区前的长渠上,看着千仞峭壁的山洞、堆砌牢固的渠岸,大家感同身受,深为当年以杨贵为书记的县委一班人决定修渠时的坚定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所折服,深为太行山人民“重新安排山河”的气概所感染、所震撼。参观后有的党员谈到:共产党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有的老同志用诗人般的豪情吟出:巍巍太行,承载了林州几代人的梦想;滔滔渠水,流淌着林州百万人的精神。是啊!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改造自然”的丰碑,更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不仅感动了中原,震撼了世界,而且还凝聚着强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正如讲解员所说:“红旗渠是自力更生的渠,是艰苦奋斗的渠,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州太行大峡谷地处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峰、峦、台、壁、峡姿态万千,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峡谷内不仅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更有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门,华夏―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等八大景观。通过参观,大家被眼前壮美的景观所吸引并点赞,其间大家或拍摄风景,或合影留念,或交流心得,尽情领略峡谷的伟岸风采和无限的自然风光,尽情呼吸峡谷的新鲜空气,在天然氧吧中得到了身心的愉悦。

寻访马氏庄园、吴家大院、曹操墓

10月12日,老同志一行到安阳马氏庄园、吴家大院、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曹操墓等地参观。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末头品顶戴,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大宅”。同时庄园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该园始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园内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雄浑庄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又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此外,这里还是一处历史见证地,清末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曾在这里下榻;解放战争年代,刘邓大军曾在这里设司令部。在马氏庄园,大家不仅对庄园别致的建筑风格叫好,更为庄主马丕瑶生前事迹所叹服,特别是对他当年的处事哲学及教子方法给予中肯评价。正如他所编撰的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吴家大院是司母戊鼎的埋藏保护处,因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1946年)被用作司母戊鼎保护埋藏地而闻名。吴家大院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其建筑形制为中国传统式砖瓦木制建筑结构,三进九门相照院落,东西宽3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1939年春,吴家人在武官村西北岗的吴家柏树林发现了司母戊鼎,为免遭日本侵略者、土匪盗抢掠夺,吴培文于1939年3月19日晨将司母戊鼎挖掘出土,藏于吴家大院焚书坑内。后因汉奸告密,日军多次到吴家大院搜查,吴培文用中国人的民族骨气和智慧舍命先后三次将大鼎转移到吴家大院西屋马棚、东屋草料房,司母戊鼎在吴家大院东屋埋藏保护历时八年之久,躲过了日寇掠夺,维护了民族尊严。通过实地考察,大家纷纷为护宝英雄吴培文点赞!并为有这样的中国人而骄傲!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王宇信先生还就如何做好“吴家大院”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了指导。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 。2013年5月,安阳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凭吊,让大家对历史上的曹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曹操不仅是一个胸有韬略的军事军家(如他指挥的《官渡之战》以及著作《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而且还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政治家(如“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他还是一个文采斐然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如他所写名篇《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等)。正如讲解员所说:正史里的曹操,是唯才是举、雄才大略、身先士卒的曹操;是怀有统一中国之志的曹操;是默默承受压力、任劳任怨的曹操;是日讲武策、夜思经传的曹操;是登高必赋、能写“古直悲凉”之句,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建安文学的曹操。参观后,大家感到收获满满。

瞻仰殷墟博物馆

10月13日,老同志一行到安阳殷墟参观考察。殷墟博物馆系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馆内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为人们全面、系统、详尽地展示了三千多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当老同志们亲眼看到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司母戊方鼎、司母辛方鼎;技艺精湛的战车;各种精美的铜器、玉器、骨制品等无不叹为观止。尤其是从事甲骨学和考古学的老专家们,驻足留连,感慨万千。有的老同志参观后讲:“殷墟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神奇、充满了内涵,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了的”。有的老同志谈到:看了殷墟出土的厚重的青铜器、神秘的甲骨文、精美的玉器等,很震憾,真正享受到一次文化盛宴。是啊!“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郭沫若诗句)。厚重的殷墟文明正在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正如王宇信先生所说:殷墟是研究甲骨学和考古学活的教材,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教学场地。

时间匆匆,回味无穷。返程途中大家一路欢歌,纷纷表示,今后将好好生活,保重身体,努力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好,传播好,积极发挥余热,做好青年人的传帮带,为繁荣发展我院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