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孔子閒居》成篇考

发布日期:2019-01-08 原文刊于:《出土文獻》第九輯,中西書局2016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王天然

 

 

 

 

 

【提要】《禮記·孔子閒居》大體可分爲子夏向孔子問“民之父母”、“參於天地”兩部分,據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簡本可知“民之父母”部分曾單獨成篇流傳。如此,《孔子閒居》何以將“參於天地”部分連綴於“民之父母”後?本文期望通過梳理“民之父母”、“參於天地”,揭示二說的內在聯繫;並嘗試通過分析“天有四時”段,探討“參於天地”部分的流變軌迹;進而對整理者的章法作一小結。在此基礎上,再對《孔子閒居》的性質加以討論。本文最終得出如下結論:《孔子閒居》的成篇當與荀子及其弟子密切相關,蓋始於戰國晚期,並經歷了一個過程。此篇爲儒家後學托孔子子夏之名、假問答之體以盡立說達意之旨,其性質實出乎經傳而入於子書。

【關鍵詞】孔子閒居  民之父母  成篇  荀子

本文發表于《出土文獻》第九輯,中西書局2016年10月,請以原刊爲準。

《孔子閒居》成篇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