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外学术交流
1月10日,韩国庆北大学东亚学术院金庆浩等应邀来京,对历史所进行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
1月22日,朝鲜社会科学院民族文献研究所所长宋贤远、金志豪研究员及金正国应邀来历史所访问,为期5天。
4月16日,社会史研究室举办讲座,请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赖惠敏研究员主讲,题目是“十九世纪恰克图贸易的俄罗斯纺织品”。
4月26日,历史所与韩国成均馆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韩年会”在历史所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儒家文化和东亚社会”。
5月9日,万明应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所邀请,赴瑞士参加“十六至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景观文化交流的新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期8天。
5月13日,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副院长奥里莫夫一行五人来历史所访问,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室有关人员举行座谈。
5月23日,王震中、孙靖国根据院级协¬议赴越南访问,为期7天。
5月28日下午,明史研究室举办系列讲座第23讲,请香港中文大学邱澎生教授主讲,题目是“信念与利益——明清法律人的形成与演化”。
6月4日,明清史青年论坛举办第23期活动,请美国哈佛大学边和主讲,题目是“走出专门史:中国科学史研究在美国”。
6月18日,中国古文书班举办第31次研究会活动,由台湾大学历史系游逸飞主讲,题目是:“如何’阅读’随葬法律?——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例”。
6月20日,王艺根据院协¬议赴荷兰访问,主要目的是整理莱顿大学图书馆所藏汉学家高罗佩中文藏书,编写目录提要,为期半年。
7月12日,思想史研究室举办系列讲座,由台湾中研院文哲所李明辉研究员主讲,题目是“战后台湾的康德研究”。
7月15日,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李纪祥院长应邀来历史所访问,为期6天。16日上午,举行了历史所与佛光大学人文学院所级双边交流协¬议的签字仪式。
7月16日,思想史研究室举办论坛活动,由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纪祥院长进行学术演讲,题目是“论‘西狩获麟’”。
7月30日,清史研究室举办清史沙龙活动,由韩国首尔大学博士研究生朴敏洙作研究课题报告,题目是“清初北京的州县行政——以京县为中心”。
8月13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和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理论与史学第15讲暨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坛,请日本明治大学石井知章教授主讲,题目是“马克思的亚细亚社会论与近代”。
8月19日-21日,中国明史学会与中共蓬莱市委、蓬莱市人民政府共同在山东蓬莱举办了“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 。
8月23日,孟彦弘、凌文超赴日本中央大学参加第七届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期6天。
8月26日,捷克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霍奎保研究员等3人来历史所访问。
8月26日-29日,吴玉贵随国家文物局组团赴香港执行文物鉴定任务,为期3天。
8月27日-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历史所和湖南岳麓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五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在岳麓书院举行。
8月29日,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江¬村治树来历史所访问。
8月30日,邬文玲应邀赴日本参加奈良大学举办的“东亚细亚木简学的确立”学术研讨会,为期5天。
9月1日,吴锐应邀赴台湾佛光大学历史系就有关中国上古史与史学经¬典等问题讲学,为期1个月。
9月3日,历史所举行学术报告会,由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江¬村治树教授主讲,题目是“春秋战国青铜¬货币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9月9日,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小塚由博根据所级协¬议来历史所访问,为期5天。10日,在科研处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演讲,题为 “清初江¬南文人文化——以张潮为例”。
9月18日,科研处与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联合举办学术演讲会,由日本大阪国际大学松田孝一教授和龙骨大学村冈伦教授主讲,题目分别为“《大元马政记》和买马の条に见える东平府户籍簿”(松田孝一)和“石刻史料から见た探马赤军の历史”(村冈伦)。
9月20-23日,历史所内陆欧亚学研究中心与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商务印书馆联合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联合召开“内陆欧亚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26日,李锦绣、青格力根据院级协¬议赴波兰科学院历史研究考古研究所克拉¬科夫分所和捷克科学院东方学所进行学术访问,为期14天。
10月1日,刘源应邀赴台湾中正大学就甲骨文研究讲学,为期1个月。
10月9日,邬文玲参加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在澳大利亚联合召开的“关于历史实践新方法”的双边学术研讨会,为期7天。
10月22日,波兰科学院考古与人类学研究所Bartlomiej Szmoniewski和Paron Aleksander, Mikolaj来历史所访问。
10月22日,捷克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李世佳(Vladimir Liscak)来历史所访问。
10月24日,雷闻应邀赴日本专修大学东亚世界史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并就唐代国家祭祀及中晚唐道教史的有关问题作学术报告,为期6天。
10月29日,黄正建应邀赴日本明治大学参加“交响的古代”学术研讨会。
10月29日,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举办欧亚学系列讲座之五十三讲,由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内陆欧亚学系教授Christopher P. Atwood.演讲,题目是:匈奴、胡和“引弓¬之民”:早期内陆欧亚朝代、民族术语的思考》。
10月29日,成一农、孙靖国参加院国际合作局召开的与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教授的座谈。
10月31日,杨振红应邀赴香港参加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联合召开的“清华简与《诗经¬》研究”国际论坛,为期5天。
11月2日,波兰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哲兹(Malinowski Jerzy)根据院级协¬议来华访问,除7日-11日赴武汉、武当山考察外(李华川陪同),在北京期间的学术活动由历史所负责安排。为期14天。
11月5日,科研处举办学术报告会,请美国中国中古史学会会长南恺时(Keith N. Knapp)作学术演讲,题目是“孝子、《孝子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1月10日,孙晓、刘中玉应邀赴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考察中国古代汉籍收藏情况,为期10天。
11月12日,陈祖武随国务院参事室团赴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和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进行访问和参加中国文化讲座,为期8天。
11月21日,赵鹏应邀参加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举办的“第四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研讨会——纪念董¬作宾逝世五十周年”,为期10天。
11月25日,卜宪群率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代表团赴台湾铭传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为期6天。
11月26日,清史研究室举办清史沙龙学术活动,由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中研院院士黄一农主讲,题目是“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研究”。
12月1日,吴锐应邀赴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作访问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东亚文明史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为期1个月。
12月3日,王震中、关树东根据所级协议赴日本大谷大学访问,为期7天。
12月5日,阿风、汪润应邀赴台参加台湾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2013年明清研究学术研讨会”,为期3天。
12月7日,卜宪群应邀赴澳门大学人文历史学院进行学术访问,为期5天。
12月8日,陈丽萍应邀赴香港参加第二届“饶宗颐与华学”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十周年馆庆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期5天。
12月12日,李华川、林鹄根据所级协¬议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访问,为期7天。
12月13日,历史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文献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楼劲、刘源、牛来颖、陈丽萍、梁建国、杨海英、汪学群、王启发、陈爽、苏辉、刘琴丽11人参加并在会上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为期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