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综合呈现>>文献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儒藏》“精華編”​《周易集解》校點説明

发布日期:2021-11-23 原文刊于:北大儒藏公号
張文智

《周易集解》由唐李鼎祚輯,是唐朝保存漢《易》的唯一文獻。新、舊《唐書》皆未給李氏立傳。明儒朱睦㮮《周易集解序》中云:「鼎祚,資州人。仕唐,爲秘閣學士。」並稱他「以經學稱於世」。清人劉毓崧根據李鼎祚《自序》及《元和志》、《寰宇記》、《輿地紀勝》,並參之《通志》、《能改齋漫録》等書,作《周易集解跋》,對李鼎祚生平進行了詳細考證,謂李鼎祚爲「資州磐石縣人」,唐明皇幸蜀時,「鼎祚進《平胡論》,後召守左拾遺」。肅宗時「仍官左拾遺」。代宗登基後,「獻《周易集解》,其時爲秘書省著作郎,仕至殿中侍御史」。劉毓崧又據《周易集解》避太宗、高宗、肅宗、代宗之諱,而不避德宗之諱,斷定《周易集解》「成于代宗之朝,更無疑義」。《通義堂文集周易集解跋》 

 

  

 

《易》學有象數派與義理派之分。兩漢主象數。西漢《易》學傳自漢初田何,而由孟喜、焦延壽、京房建構或完善之象數《易》學爲西漢《易》學之代表。至漢宣帝、元帝時,「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漢書•藝文志》)。東漢《易》學則以馬融、鄭玄、荀爽、虞翻之象數《易》學爲代表。魏晉時期,王弼義理《易》學興起。永嘉之亂後,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費《易》人無傳者。南北朝時期,南尊王弼義理《易》學,北崇鄭玄象數《易》學。至隋代,王注盛行,鄭學浸微。唐初重南輕北,孔穎達奉詔撰定《五經正義》,於《易》則以王弼玄學義理《易》爲宗。《周易集解》旨在「刊輔嗣(王弼)之野文,補康成(鄭玄)之逸象」(《周易集解序》),收録有子夏、孟喜、焦贛、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廙、張璠、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玄、韓康伯、劉瓛、何妥、崔憬、沈驎士、盧氏、崔覲、伏曼容、孔穎達、姚規、朱仰之、蔡景君、孔安國、延叔堅、《九家易》、《乾鑿度》、《易軌》共四十家《易》注,並有李鼎祚自加之案語,凡二千七百餘節。其中《乾鑿度》、孔安國、蔡景君、焦贛、延叔堅、王廙、沈驎士、伏曼容、姚規、崔覲十家各僅一節,且焦贛爲鄭玄注中所引及,蔡景君、延叔堅爲虞翻注中所引及。孟喜、京房、劉表、何晏、張璠、朱仰之六家各僅二節,向秀三節,子夏《易傳》、王凱沖兩家各僅四節,劉瓛僅五節。又馬融雖僅八節,於虞翻注中屢有論及。姚信十四節。唯虞翻《易》注獨近一千三百節,幾占二分之一,可見李鼎祚對虞氏《易》學之重視。對其保留漢《易》之功,《四庫全書總目》云:「千百年後,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矣,是真可寶之古笈也!」

 《周易集解》所輯主要爲漢魏以來之象數《易》注,但對當時流行的義理《易》的許多注解亦輯入其中。如輯入的王弼《易》注有五十七節,韓康伯《易》注五十八節,孔穎達《易》注亦多達五十三節。可見,李鼎祚力圖將象數與義理融爲一體。

 

 

關於《周易集解》之版本,有北宋慶曆計用章作《序》之本,而今存最早的是明嘉靖時據慶曆本之朱睦㮮本,其次爲據朱睦㮮本之毛晉汲古閣本。此外尚有乾隆丙子年(一七五六)盧見曾據宋慶曆本校刊之雅雨堂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及刊於嘉慶十年(一八〇五)的張海鵬照曠閣本。以上諸本皆源於宋慶曆本這一系統。經過比較可知,雅雨堂本錯訛較少,所以以此本爲底本。張氏照曠閣本「初就汲古本校梓,繼得蘭陵孫觀察本」,又「假雅雨堂盧氏本互爲參訂」,「凡毛本訛舛脱佚,悉從盧本改正」,具有一定的校勘價值,所以作爲校本(簡稱照曠閣本)。此外還參校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力圖呈現《周易集解》之原貌。雅雨堂本《周易集解》原名《李氏易傳》,今據李鼎祚《原序》、四庫本、照曠閣本等所稱,改爲《周易集解》。原書卷十三至卷十七爲釋《繫辭傳》、《説卦》等傳部分,除了卷十七已加《周易序卦》、《周易雜卦》二篇題外,其餘均未加。現依例補加《周易繫辭上》、《周易繫辭下》、《周易説卦》三篇題。四庫本《周易集解〈提要〉》對《周易集解》的分卷等問題有所闡發,有助於我們瞭解《周易集解》的編排及分卷,故予以迻録,置於卷首。

 

 

關於《周易集解》的卷數,《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七卷,宋晁公武《讀書志》稱「止有十卷」,《宋史•藝文志》亦稱十卷。四庫本《周易集解》自序作十八卷。至於到底原爲多少卷,實難考之,清人劉毓崧考之較詳,可備一説:

 

 

「至於此書卷數,諸家目録各有不同。《新唐書•藝文志》載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集注』即『集解』之異文。如其所言,則此書原有十七卷也。北宋以後,通行之本皆係十卷,或謂其逸去七篇,或謂其首尾俱全,初無亡失。《中興書目》既言十卷,又言十七卷,尤令閲者無所適從。今按《自序》云:『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注文言,書之不盡,别撰《索引》,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據此則李氏之釋《周易》,更有《索引》一書,詳列音義異同,兼以發揮爻象錯綜之理,雖其書久逸,卷數未見明文,然以諸家目録參互考之,竊疑《集解》止有十卷,而《索引》别七卷。諸書稱十七卷者,係總計《集解》、《索引》而言,故《自序》又云:『其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末,式廣未聞。凡成一十八卷。』蓋除《略例》一卷爲王弼所編,與李氏無關,其餘十七卷則自《集解》十卷以外,《索引》當有七卷,是《索引》與《集解》本相輔而行,此十七卷之目録所由來也。特以記載簡略,止標《集解》而遺《索引》,於是《索引》遂沉晦而不彰;加以刊刻流傳,止有《集解》而無《索引》,於是《索引》遂湮没而莫考。此所以但知有十卷之本,而不知有十七卷之本。甚至有改《自序》中之卷數,以遷就調停,而昔人舊目相沿傳,疑爲無據,其誤甚矣。雅雨堂所刻《集解》强析十卷爲十七卷,欲以復其舊觀,所謂楚則失之,齊亦未得也。」(《通義堂文集•周易集解跋》) 

 

 

雅雨堂本、四庫本、張氏照曠閣本等均將《周易集解》分作十七卷,我們既不知其本來面目,姑從之。

 

 

雅雨堂原刻本原附有《易釋文》,現因《儒藏》收有《經典釋文》校點本,故此次校點不再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