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综合呈现>>文献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儒藏》“精華編”​《周易正義》校點説明

发布日期:2021-11-23 原文刊于:北大儒藏公号
趙榮波

《周易正義》是唐初《五經正義》之一,採用魏王弼、晉韓康伯注本,由孔穎達等人作疏,是唐代最重要的易學典籍,對唐代及後世易學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孔穎達(五七四——六四八),字沖遠 (一字仲達),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孔氏明五經,兼善算曆,尤通王弼《易》。入唐後,歷任文學館學士、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酒等職,爵爲曲阜縣男,後爵為子,卒賜太常卿。所撰《周易正義序》云:「今既奉敕删定,考案其事,必以仲尼爲宗;義理可詮,先以輔嗣爲本。去其華而取其實,欲使信而有徵。」足見孔氏等易學試圖融匯儒道、重義理而不輕象數的「糾偏」學術傾向,力圖釐正當時「儒學多門,章句繁雜」的學術狀況。《周易正義》雖然爲王、韓之注作疏,但是孔氏等人在疏注過程中有選擇地吸收了幾十家前代易學家的觀點,並提出了「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類取之」的詮釋原則,對兩漢、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易學成果進行了一次大總結。 

  

 

羣經注疏,以單疏本為最古。南宋以前,經與注疏各單行,南渡以後始有合刻本。此次《周易正義》的校點整理,以北宋端拱元年(九八八)孔維等奉敕校勘、國子監刊刻的十四卷單疏本爲底本,「此宋槧之最古者」(翁方綱跋語)。關於該本的流傳,傅增湘先生在《宋監本周易正義跋》中已有説明。又據傅先生推斷,此本爲南宋紹興年間覆刻本。校本則採用劉承幹嘉業堂叢書《周易正義》(十四卷單疏本,係日傳鈔本,簡稱「嘉本」)和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上卷,中華書局一九七九年影印本,簡稱「阮本」);並參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原書無目録,今據正文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