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堂,字步升,浙江平湖人,清乾嘉間(一七三六—一八二○)諸生。他潛心研究易學,從事於古代易學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證,所編《漢魏二十一家易注》為其代表作。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凡三十三卷,輯録上自 《子夏易傳》,下至南齊劉瓛《周易義疏》的二十一家研究易學的著作。由於年代久遠,這些著作早已不傳,部分内容散見於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孔穎達 《周易正義》及李鼎祚《周易集解》等書。經孫堂研究和彙輯,我們今天仍能略見其貌。它們是:一、 (春秋)卜商《子夏易傳》一卷。二、(漢)孟喜《周易章句》一卷。三、(漢)京房《周易章句》一卷。四、 (漢)馬融《周易傳》一卷。五、(漢)荀爽《周易注》一卷。六、(漢)鄭玄《周易注》三卷補遺一卷,(宋)王應麟輯,(清)惠棟增補,孫堂重校。七、(漢)劉表《周易章句》一卷。八、(漢)宋衷《周易注》一卷。九、(吴)陸績《周易述》一卷,(明)姚士粦輯,孫堂增補。十、(魏)董遇《周易章句》一卷。十一、(吴)虞翻《周易注》十卷附録一卷。十二、(魏)王肅《周易注》一卷。十三、(吴)姚信《周易注》一卷。十四、(晉)王廙《周易注》一卷。十五、(晉)張璠《周易解》一卷。十六、(晉)向秀《周易義》一卷。十七、(晉) 干寶《周易注》一卷,(元)屠曾輯,孫堂補。十八、(蜀)范長生《蜀才周易注》一卷。十九、(年代不明) 翟玄《周易義》一卷。二十、(漢)《九家周易集注》一卷。二十一、(南齊)劉瓛《周易義疏》一卷。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自漢代至魏晉時期易學的面貌,爲漢學家研究象數易學提供了較爲詳實的文本依據,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阮元作序稱該書「虚衷纂録,有功於先儒」。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引用歷代文獻約百種,編撰體例不依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而是各家分列。具體言之,各家之前撰有小序以明該易注的源流,兼論作者與著作的宗旨及得失,具有導讀的性質。其次,每條經注下皆綴拾異文,拾遺補闕,間引通假之字,以利讀者比照。再次,若遇疑惑,則援經引史,網羅整比,詳加考訂,獨抒己見,從而彙輯和保存了豐富的易學史資料。
在同時代學者如張澍關於《子夏易傳》的輯本,丁杰與張惠言關於鄭玄《易注》的輯本,臧庸關於馬融《易注》、王肅《易注》的輯本等基礎上,孫堂也進行了新的補充。如陸績《易注》較明代姚士粦原輯本多四分之一的内容,姚信《易注》、王廙《易注》、《蜀才易注》較稍後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多四條、一條不等,張璠《集解》則訂正了朱彝尊以張璠爲「張倫」之誤,干寶《易注》糾正了元代屠曾輯本之失,馬國翰輯本無《九家周易集注》。凡此種種,都顯示出該書的學術特色和價值。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孫堂本人於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刻於映雪草堂。今臺灣地區由嚴靈峰據以影印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此次整理校點,即以《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影印本爲底本。《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影印時諸家次第有兩種發生混亂,已依原刊本移正。原無目録,今補製。此書别無刊本,主要利用《四庫全書》本《周易注疏》(簡稱「注疏」)和《周易集解》(簡稱「集解」)作他校;同時也參考其他輯本的校勘成果,如王應麟《周易鄭康成注》、惠棟《増補鄭氏周易》等(俱《四庫全書》本)。凡錯訛、異文、脱漏,一律不改本文,而在校勘記中説明。凡各家《易》注及小注中所引《周易》原文,加引號。小注中「正義」二字非專指《周易正義》,故統一不加書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