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一二七—二〇〇),字康成,東漢高密人。曾入太學,師第五元先,習《京氏易》、《公羊春秋》等今文經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先後從張恭祖、馬融受《周禮》、《禮記》、《左傳》、《古文尚書》、《費氏易》等古文經。遊學十餘年,回鄉後聚徒講學,因黨錮之禍,閉門不出,遍注群經,著述百餘萬言。當時北海相孔融深敬之,告高密令特立「鄭公鄉」。他一生爲學,淡泊名利,建安中曾被徵爲大司農,不就。其著述今存《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其他皆佚。《周易注》是其晚年之作,其注《易》以象數爲主,兼顧義理和訓詁。擅用爻辰、爻體、《三禮》注《易》,以别於漢代諸易家,對當時和後世的易學乃至整個經學研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鄭氏融通經學今古文,包括易學在内的鄭氏經學一統天下。南北朝時,經學有南學、北學之分,北學易學以鄭玄《易注》爲官學。然而,隋、唐定王弼易學爲一尊,鄭玄易學趨向式微。《新唐書》著録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説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録,則亡於南北宋之間。幸有南宋王應麟,明胡震亨、姚士粦,清惠棟、孫堂、丁杰、張惠言、袁鈞、孔廣林、黄奭等人扶微起廢,先後輯佚成册。
在各種輯本中,丁杰輯、張惠言訂正《周易鄭注》十二卷本最具代表性。此輯本是在南宋王應麟輯和清惠棟等人輯本基礎上完成的。王應麟最早輯有《周易鄭康成注》一卷。該書從《周易集解》、《經典釋文》、諸經義疏、《文選》、《後漢書注》等書中匯輯《鄭氏易注》,但未注明鄭注的出處,其篇第淩亂,與經傳不相應。明胡震亨撰《易解附録》一卷,卷末有姚士粦《易解附録後語》,又增補鄭注二十五條。清惠棟輯有《鄭氏周易》三卷。惠氏輯本,凡王應麟書所已載者,皆一一考求原本,注明其出自某書。對王、胡、姚本重加編輯,採其未備,復增六十七條,移應麟《易贊》一篇於卷端,删去所引諸經《正義》論互卦者八條。
丁杰輯《周易鄭注》十二卷,由張惠言訂正。丁氏輯本因王氏、惠氏兩本,重加考訂,刊去非《鄭氏易注》,又補鄭注二十餘條。王氏次序,本多顛錯,胡氏、惠氏雖遞加更定,而仍有未盡。丁氏皆案《鄭易》本文爲之整比,復摭補其未備者若干則。又於字之傳訛者,一一正之。依《周易正義》,重訂《鄭易》十二篇。張惠言又加覆案,其書遂更精密。而與姚氏以至丁杰及臧鏞堂所補之注,皆旁注「姚補」、「惠補」、「臧補」、「丁補」等二小字,注下又注明所出之書及考證。卷末張惠言附《正誤》八條,《易贊易論》一篇,又附載臧鏞堂所纂《叙録》。張惠言又有《周易鄭氏注》三卷輯本,大致與丁氏輯本相出入,也以惠棟本爲底本,參照丁本、盧本、孫本、臧本將《鄭氏易注》分爲上中下三卷。又丁杰後定本《鄭氏周易》三卷,陳方正删之,張惠言爲定本作序,因取其本校正體例,復據胡、惠兩家,參盧、孫、臧所校,其善者從之,而成兩卷本。又新補兩條。其與丁氏十二卷本不同的是未採用十二卷本的《周易》經傳全文,只取與《鄭氏易注》相關的《周易》經傳文。
因此,以清丁杰輯、張惠言訂正《周易鄭注》十二卷為最完備,如清儒盧文弨在該書序中所言:「夫此書收檢於亡佚之餘,復經二三君子之博稽精覈,而得以完然無憾。」此輯本優於他本主要表現在三個方而:一、對鄭注取捨,比較嚴謹。南宋王應麟輯本最早,卻每條注文未注明出處,篇第淩亂,與經傳不相應。黄奭本後出,輯本最全,但擇之不精,故其中輯有非鄭注,如從《義海撮要》中輯有許多《易注》,不符合鄭意。比較而言,丁本對於未明鄭注者,進行考辨,取之有據,令人可信。二、彙集了王本、胡本、姚本、孫本等諸本所長,並比較諸本對鄭注作了詳細的文字校勘。三、依《周易正義》,重訂《鄭易》十二篇,即該本取《周易》經傳原文,將鄭注分附經傳相關文辭之下,以恢復《鄭易》之原貌。
故此次整理選擇清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丁杰後定、張惠言訂正的《周易鄭注》十二卷爲底本,以清嘉慶、道光間刻張惠言《張皋文箋易詮全集》中《周易鄭氏注》三卷本(簡稱「全集本」)和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補刻黄奭《黄氏遺書考》中《鄭氏周易注》本(簡稱「黄本」)及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湖海樓叢書》鉛印本(簡稱「民國本」)爲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