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综合呈现>>域外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日本汉学发展的当代启示(上)——访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

发布日期:2019-01-26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谢宗睿
    在中国和国际学术界,“汉学”一直是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概念。国际上很多学者通常都认为汉学起源于16世纪末的西方,是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然而,这种以欧美为中心讨论汉学的视角,显然并不全面。即便仅以欧美汉学最为兴盛繁荣的近现代而言,以“京都中国学派”为代表的日本汉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可谓成绩斐然。
  近日,日籍华裔学者、日本长崎大学教授连清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结合日本汉学以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畅谈了日本汉学在现当代的现实意义以及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螺旋循环史观具有现实意义
 
  “螺旋循环史观”是由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架构的重要学术理论。一般认为,内藤湖南提出螺旋循环史观旨在反驳当时欧洲学者的中国史研究观,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文明停滞论”。
  不过,在连清吉看来,螺旋循环史观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在于阐明了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和影响的方向与路径。螺旋循环史观认为,文化的传播既不是直线型的,也并非一种闭环型的循环。因为直线型意味着单方向传播,而闭环型会模糊文化传播起点,也否认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不断改良和进步。
  螺旋循环史观强调,文化由其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正向传播,周边地区在接受这种文化后也会逐渐产生文化自觉,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并产生向原来文化中心的逆向回流,由此而形成一种螺旋状的文化传播和影响模式。
  以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为例。在日本江户时代以前,中国文化中的经学、佛学、宋明理学、清朝考证学,都是在其文化中心发展兴盛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再传播至日本。
  正如王国维1912年在赠与“京都中国学派”创始人狩野直喜的《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一诗中所言,“但有心印无雷同”。在漫长的历史中,面对传播来的中国文化,日本经历了接受、选别、融合、创新等一系列文化自觉和学术文化形成的过程。
  “有心印”讲的就是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即文化由中心向周边正向传播的过程。“无雷同”指的是周边文化的自觉。具体到中日两国之间,是指日本对中国文化的选别与融合,即产生思维转换。
  日本文化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始了向原来的文化中心——中国回流。例如,一些日本汉学家对于中国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逐渐被中国知识界认识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消化了西方先进科技文明,并以汉字翻译西洋近代书籍,再回流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