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浏览文章: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河南郑州高庄遗址发现晚商遗存

发布日期:2017-02-13 原文刊于:图书馆
图书馆

 

高庄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北侧,常州路东侧,东邻须水河,为河边二级台地,地势西高东低。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 年元月至2016 7 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掘面积4500 平方米。遗址内发现遗存年代主要为商代晚期,另外还有部分汉代、西晋、唐代、宋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遗存,以商代晚期遗存最为丰富。

发掘共清理商代灰坑172 个、房址15座、墓葬5 座、祭祀坑1 个、窑址1 座。

灰坑  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以圆形为主。灰坑结构有直壁、斜壁内收及袋状之分。部分灰坑留有台阶,有些在壁上还掏制壁龛,并经火烧。也有少量在底部套挖小坑,还有的灰坑存在半周二层台。以灰坑H110 为例,开口于③层下,被H154 打破,打破生土。平面开口呈椭圆形,底部近圆形,弧壁微袋,平底。东南部坑壁中间有半周月牙状二层台,台上有2 个小圆坑。北部坑壁掏制3 个壁龛,中间最深,宽0.75,高0.7,进深1.4 米,左右分置2 个小壁龛,进深较浅。壁龛内皆经火烧,形成红褐色烧结硬面。灰坑保存开口长径3.3,短径2.5 米,底部长2.7,深2.0 米。坑内堆积无明显分层,土色灰褐,结构疏松,含有较多红烧土颗粒。出土较多陶片,可见器型有鬲、簋、罐、钵、盆等。

房址  15 座,皆为半地穴式,有单间和连间两类。平面形状有方形及半方半圆形,以方形居多。有些房内有柱坑,大多都有烧灶痕迹,有些放置有石块,并有掏制火烧的坑洞,坑洞内见有陶鬲、罐等器物。门道为阶梯状或斜坡状,突出于房址外,方向不一。以F1 为例,开口于③层下,被H116H139H140 打破,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直壁平底,南北长3.2 2.5 残深0.6 米。门道位于东部,长0.9,宽0.60.7 米,两级台阶。室内地面踩踏面不明显,略硬。灶位于北部,为双联灶,入火口朝南。主灶直径约0.3 米,东部为副灶,直径约0.1 米。室内堆积为灰褐色,土质疏松,出土有鬲、罐等陶器残片,还有陶纺轮1 件。

墓葬  均为竖穴土圹墓,平面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有些设二层台及腰坑,较大的墓葬底部还铺有朱砂。填土皆经过夯打,圆形夯窝明显。以M35 为例,开口于③层下,打破生土。平面为圆角方形,墓壁外斜,距墓口1.2 米处同时见生土及熟土二层台,生土台宽0.150.2,高0.6 米;熟土台宽0.5,高0.6 米。熟土二层台内见棺灰痕,长2.1,宽0.60.7米。墓底中部有长方形腰坑,长1.1,宽0.4,深0.3 米,中间位置见有朱砂层,厚约0.1 米。墓内未见完整人骨架,仅见极少碎骨。墓底北部随葬有一铜爵与一铜器盖,东侧贴近棺痕处有一铜戈,腰坑中间上部放置有一玉璜和一玉凿。墓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经夯打,夯窝径约0.060.08 米。

窑址  仅见1 座,为升焰窑,由操作间、火门、火塘、窑箅及窑室组成。窑室部分已无存,窑箅中间有一圆形孔眼,周围等距分布6 个长条形箅孔。

出土遗物  商代遗址出土物多为陶器,另有青铜器、玉器及若干石器、骨器等。陶器陶色多为灰陶,少量褐陶及红褐陶,泥质和夹砂均多见。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器型主要有鬲、盆、簋、罐、钵、甑、豆等。鬲多为圆唇折沿,沿面微下凹,折沿凸棱明显,沿下角较大,鼓腹分档,足跟多呈角状,少量锥状。簋多为厚方唇外折,弧腹内收,中腹部一般饰有三角形划纹,圈足自上而下外张。罐多作小口折沿,斜肩弧壁内收,平底微凹。盆多为卷沿近折,深腹平底。青铜器均为商代墓葬内出土,有爵、戈、器盖及铜铃。爵为素面,卵形深腹,寰底,三棱形实足,略外撇。戈为曲内歧冠,器盖为椭圆状,子母口,面呈弧形,上部饰饕餮纹及云雷纹,半环形钮,两端作龙首状,内有“舌父癸”铭文。因未见器身,推测为铜觯盖。玉器有压腰槽凿及玉璜。石器有斧、锛等,骨器有簪、锥等。

    从出土陶器的整体特征考察,折沿鬲、侈口方唇簋及近折沿盆为最常见的器物组合,时代上应与殷墟三期相当。墓葬内所见的“舌”族铭文青铜器,在2006年发掘的荥阳小胡村晚商贵族墓地曾有较多出土,其所隶定为殷墟三期与该遗址的时代相一致。

    “舌”族铭文铜器在殷墟及郑州地区都有发现,但多为墓葬或采集所得,与同时期的遗址伴出,尚属首次发现。高庄遗址的发掘对于了解晚商族属、聚落形态及历史地理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7127日第8

    者:刘青彬、刘彦锋

作者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