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浏览文章: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江苏高邮城北门瓮城遗址考古取得初步成果

揭露出宋代方形瓮城及明清双外瓮城、藏兵洞、道路等重要遗址
发布日期:2018-09-18 原文刊于:转载
图书馆

 

江苏省高邮城北门瓮城遗址位于通湖路和民生路之间,北门大街穿瓮城而过,南北长140米,东西宽2581米,其地形呈倒梯状。为配合高邮北门遗址公园建设,20161月至20171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揭露出了宋—明清时期方形瓮城、西便门及其外瓮城、门道、藏兵洞以及道路等重要遗迹。

史载高邮有新、旧两城。旧城为一座方形城池,系北宋开宝四年(971)知军高凝祐始筑。绍兴初(1131-1162)韩世忠命其属董旼营缮,乾道间(1165-1173)郡守陈敏重修。明洪武初年(1368),知州黄克明对旧城用砖进行加固,城墙上增雉堞。清乾隆九年(1744)和道光二十三年(1843)又分别修城。新城在高邮州城北门外,为夯筑土城,系南宋咸淳元年(1265)扬州制置使毕候筑造,清代荒废。1957年除旧城东南角保存130米以外全部拆毁。

旧城北门遗址位于今通湖路上,在高邮旧城北墙的中段,其西侧为旧城中心市河(俗称“穿心河”)出城的北水关遗址。瓮城设置在北门北侧,除部分包砖墙高出地面以外,大部分湮埋于地下6180厘米。北门瓮城为南宋时期始筑,一直沿用至民国,历经南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近900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城墙,砖铺路面和地层叠压关系十分清晰,尤其是不同时代地面整齐叠压,每一层中出土的各个时代陶瓷标本、钱币和建筑构件等为考古发掘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南宋城门是在北宋基础上修建的,南宋时期在北门北侧始建了方形瓮城,西墙南北长约81米,北墙仅清理长度19.5米。北墙有两期建筑过程:第一期城墙夯土质量较高,从黄土和灰土瓦砾夯筑,夯层811厘米,夯窝直径在68厘米之间。在夯土内外侧包砌砖,墙底部基础采用大小不等的旧方石块、条石及石磨等,保存高度0.62米,厚度0.68米,砌法基本为两顺两丁,黄泥为粘结剂。第二期在第一期基础的外侧修筑,墙基底部用侧立砖贴墙帮砌,采用白石灰为粘结剂。在砖的端面发现有许多“高邮军城砖”,西墙没有发现第二期修筑部分。瓮城门道开在西墙偏北的位置,由于叠压着保存较为完整明清时期的瓮城门道,未能解剖,仅露出城门门脸的西北角部分。门道通长16.5米,方向89度,宽度不明。

明清方形瓮城形制延用宋代方形瓮城基础和夯土墙。北墙包砖叠压在宋代第一期墙体之上,收分较小,多为断砖砌就。明清时期的西墙向东缩进2.152.40米之间,西北侧包砖保存高度达1.6米。瓮城门道仍开在西墙上,分三期修建。明清门道长14.5米,门道宽3.2米,方向87度。

明代中期,又在原方形瓮城的北侧修建一座扁圆形状的瓮城(称外瓮城),长度为140.6米,宽度5.3米。南边不与高邮城北城墙(即通湖路)相接,而是与宋—明清方形瓮城西墙西便门的南侧相衔接,外围有出城市河和瓮城北护城河环绕。外瓮城墙有两期城修筑过程:外瓮城北墙和西墙为锐角围合,西墙和南墙为钝角围合,西北和西南角为弧向转角。城墙墙基宽度5.07~5.30米,局部南北墙基高差达1.62米。北侧沿河包砌,底部使用长条石为基础,包砌墙基做工较为考究,用石灰为粘结剂。城墙中部先用乱砖填垫,厚度达0.81米,然后再在其上用土夯筑,夯土杂且不分层次,可能采用平夯法。第二期城墙叠压在第一期城墙之上,墙基宽度内收至4.72米,南北城墙基础高差1.24米。包砌墙基用砖规格不一,多为断砖垒砌,使用青灰为粘结剂。

外瓮城门道与旧城北门南北一条直线上,即位于北门大街与民生路交汇处的南侧。门道有两期建筑过程:一期城门洞基础南北长5.3米,方向5度,因东侧建大楼而破坏,宽度不明。第二期城门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南北加长至11.3米,北侧增加4.4米,南侧增加1.6米。外瓮城门洞北侧,原为木构吊桥,民国二十年(1931),因发大水而冲毁,后因日军占据高邮而改扩建水泥桥,宽度6米,方向6度。

在外瓮城两侧包砖墙之间修建了藏兵洞。藏兵洞南北内长2.96米、底部内宽1.08米、残高1.86米,洞口开在内侧包砖墙面。于元代地层之上修建,多为断砖丁砌,少部分为整砖顺砌。洞底面南高北低,底部用石块铺垫,砖壁上发现有许多铭文砖。共发现八个藏兵洞遗迹,毁于第二期外瓮城城墙的修建。

砖铺路道是连接明清内外瓮城门之间的通道,其形呈“〔”形状,绕方形瓮城的西墙、北墙。路道共发现四期,第四期保存最好,宽度为3.35米,路面用砖较杂,多为半砖,鲜有完整者,侧立砖铺面,中部用长条黄麻石修补,路道两侧有路牙封沿,外侧有流水明沟。第一期路道可能属于宋元时期的道路遗迹。

宋室南迁之后,江淮成为抗金的前沿阵地。作为运河沿线重要城镇的高邮城,增设瓮城及重要的防御设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宋代瓮城的设施是在不断完善而形成的,并经过多次修补,城墙上的铭文砖有“殿司”“中军”“淮东转运司”“后军”“镇江府”“江东安抚司”“嘉兴”“高邮军城砖”“修仓城砖”“修河砖”等,说明旧城的建设并非高邮一方之力,而是南宋朝廷集中了多方力量实施的一项工程,反映了高邮作为江淮重镇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

元代有“堕沿淮城垒”的记载。元初诗人揭傒斯《高邮城》云:“高邮城,城何长?城上种麦,城下种桑。”,说明高邮城并没有完全堕城。从发掘出土的八思巴文铭文城砖来看,元代曾有过修城之举,弥补了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

明代中叶,为抗拒倭寇多次对高邮的骚扰,重修了旧城,并在北门瓮城的外围又增设了外瓮城,形成了北门双瓮城的城防体系,并在外瓮城西半边内侧包砖墙内暗设了至少八个藏兵洞。藏兵洞是我国古代城门瓮城中独特的建筑,在古代战争中对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的发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和军事防御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原文来源:《中国文物报》2018629日第8

    者: 薛炳宏

作者单位: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内大街五号 邮编:100732 网站主页

E-mail: hbliu@cass.org.cn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