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的冷思
——读《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
吴四伍,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清史室
近40年来,清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史料发掘到专业领域拓展,从私人成果著述到国家学术集体工程,整体进入一种类似管理丛林的高水平状态。要消化前人研究成果,把握特定领域资料,或深耕细作、或另起炉灶,对于后人来说,都不可谓不是一种严肃的挑战。幸好,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乏榜样的力量。王戎笙先生最新出版的《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一书,(以下简称《问责》)以难得的大视野、大手笔、大思维,重新思考清史的“康雍乾盛世”,寻找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的根源,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和治学往往殊途同归。学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往往不是热情,而是理性。因为历史的犄角旮旯,固然可以等待有闲人窥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世人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影响历史大进程的关键节点与核心因素,更关心的是与当下乃至未来息息相关的重要命题。近代中国何以落后挨打,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主题,却也是世人心中最为看重的问题。这一问题何以此时重提,背后的深刻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却不得不做一番交代。自孟森、萧一山以来,对于清朝的整体评价始终不高。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外赞扬十八世纪清朝繁盛的思潮迅速汇聚,“康乾盛世”的口号弥漫学界。具体来说,不管中外,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总有一些人将十八世纪的中国,即《问责》中的“康雍乾盛世”,加以自我的想象,给世人一幅经济繁荣、国家强盛、人民安康的单一面向,而对于其致命的缺陷、糟糕的影响却淡而化之,或置之不顾。
近十年来,此种风气有增无减,学人论证康雍乾时期的国力、文化、军事等积极面向往往不遗余力,虽有一些学者对十八世纪的复古思想进行揭露,如夏明方教授《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系列文章的思考,但整体反思康雍乾带给中国历史的消极影响,却寥寥无几。造成此种不良研究格局的原因很多,排除某些学人的特意为之以外,有三点因素值得重视:一是对传统的误读,认为传统文化的自应是跟过去历史的整体全盘挂钩,却不能正确认识到,继承传统的最好方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分不清传统社会中的主次,不能正确看到康雍乾时代留给我们的精华和糟粕;二是对国外学人的盲目跟随,教条式理解“中国中心”,不能看到康雍乾发展诸多面向的内在深刻矛盾,往往沉浸自己的研究小园地,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三是没有能力站在整个清代的高度全盘分析,他们更多平面化、格式化看待康雍乾时代,或高估其经济发展总量,或宣扬其文化成果数量,而对其治理方式、权力体系无力深入认识,最终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
重新聚焦“中国何以落后挨打”,并非简单的重复旧调,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关注康雍乾时代留给我们的最为重要的精华,同时也自然去除那些糟粕。诚如《问责》谈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创造业绩,但无法解决封建制度本身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反而由于专制政治压抑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追求精神。(第73页)”康雍乾时代在经济发展的总量,文化成果著述的数量,专制政治统治的效率方面,的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但是其背后的更大代价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文人们的胆战心惊、官员们的唯唯诺诺。如果不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么我们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康雍乾时代对创新机制的破坏与打击,关注康雍乾时代的科技文化管理策略、国家统治策略、外交战略等,《问责》正是着力解决这一点。
一、教育文化战略的 “请君入瓮”
将时代最优秀的人才赶进科场,同时辅以惨绝人寰的“文字狱”震慑,使得他们只能角力科场,皓首穷经,碌碌无为,这就是康雍乾时代的教育策略。诚然,清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从考试的参与人数、官员的培养数量,考试管理的程序体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问责》作者曾有专论,姑且不表。但是,科举制度及教育策略对国家竞争力的损害,才是《问责》最为关注的重点。“一个国家民众的素质、民族的精神、社会的进步,都依赖发达的教育。(第47页)”在《问责》看来,清朝统治者着力推行科举制度,最重要目的并非是发展传统文化,创新教育,而是笼络人心、培养服务自己统治的奴才。对于科举制的改造,成为朝廷的大事。康熙帝强化科举考试的命题内容,将其锁定于四书五经之中。雍正帝要求考官命题必须别出新意,乾隆帝颁布了标准的应试参考书。可以说,从命题试卷内容,到考场搜检,再到评卷放榜,可怜的士人们,最终成为一场思想控制盛宴中的残羹冷炙。
对于科场中侥幸过关的士人,清朝统治者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通过制造大量的“文字狱”,不仅给广大士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更是给人们的思想自由、文化创新精神以致命打击。乾隆帝寻章摘句,肆意打击,书生胡中藻的简单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斥责为“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此种行径,给全国士人无疑套上一个沉重的枷锁,又何以奢谈文化创新?正是对思想的严密控制,固然有利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实行,却禁锢了所有士人的视野,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即使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也没有打开中国士人封闭的心理,它直接为后来的落后挨打埋下了真正的隐患。
乾隆帝不仅控制当代士人的思想,同时力图斩断文化的传承。他同意臣子们的编纂巨著,征收全国书籍,同时更重要的目的是寓禁于征,销毁传统书籍,尤其是对自己统治不利的书籍,达到长久控制人们思想的目的。据学人统计,乾隆朝追缴出书版10万片以上,禁毁书籍4千余种。今日留存的《四库全书》的煌煌大作,蔚为可观,诚为难得的文化典籍,但其产生背后对清代知识的毁灭,文化的摧残,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像《天工开物》如此优秀的科技著作,也只能事后从国外辗转回国,劫后重生。乾隆朝文化政策的导向,对于士人的打击,对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其消极方面显然是主流,是值得重视的。
二、科技战略的“有家无国”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自然成为今日人们共识,但是在清代,情况却远非如此。清朝科技政策的失误是造成中国在世界发展中落后的最直接因素。中国何以落后挨打,最表面的原因就是科技的落后。但是,事物本身更为复杂,科技落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除了强调教育文化策略上的禁锢以外,《问责》更强调国家科技管理政策的失误,这种失误又是有着深刻的阶级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的自私。康熙年间,英、德、法等国纷纷成立科学院,中国却成立编辑天文算法书的蒙养斋,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展科学,后者是某种皇帝个人喜好意义上的玩弄科学。康熙帝是清朝皇帝中对西方科技知识最感兴趣的人,但是他学习西方知识,了解近代科技,并非是为了发展近代科技,而是“技压群雄”,希望自己能够高人一等,显示自己“断人之是非”的能力,炫耀自己天生才俊。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书籍,它不仅不鼓励翻译传播,而是设法禁止,尤其是禁止其流向民间。
世界之间的联系加强很难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清朝皇帝希望掩耳盗铃,但是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还是开启了中西方交往的步伐。康熙帝也不得不承认西方传教士知识和技术的先进,钦天监的掌管自南怀仁历法争论事件后,始终为西方传教士所主导,就是明证。可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大量先进的科技书籍和仪器,却只能深锁宫中,成为皇帝的玩物,而不是大众生活的日常用品。南怀仁在康熙二十年(1681)就做出了蒸汽驱动的玩具,但是康熙帝始终将其放置宫中,作为玩物而已。雍正帝、乾隆帝他们同样对自动玩具兴趣盎然,但对于发展科技却是完全不顾。
三、军事战略的“重旗轻汉”
清朝统治的显著特征是以武治国、旗汉分明。清朝陆军的强大跟特定的八旗制度紧密相连。在明清易代的战争中,八旗兵既能精于骑射,又齐心协力,利用火炮,以区区几十万人,问鼎中原,统治全国。清初八旗兵的战斗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八旗兵的战斗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持。
《问责》最为关注的是,清朝八旗兵的战斗力因为体制、将领和管理等原因日渐衰退,但是朝廷对此却苦无良计。他们一方面相信骑射传统,希望保持原有的强劲的战斗力,不惜以木兰围猎、昆明湖操练等名目,进行训练;另一方面他们在八旗子弟成长方面多设栅栏,如科举考试先考骑射,驻防八旗到京师考试等,总之,保持八旗的骑射能力,武功为上,这是康雍乾时代的陆军发展总的策略。然后,《问责》指出,围猎跟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训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落后的掩盖。特别是,众多八旗将士得到丰厚奖赏后,成家立业,尽享荣华,“雄心尽向峨眉老”,原有勇往直前的锐气、血战到底的决心一去不返,八旗子弟更是提笼架鸟、纸醉金迷。与之相随的是,八旗一直为国家所供养,人口日增,花费愈广,八旗竟为生计所累。自康熙发现八旗生计艰难,到雍正着力解决,再到乾隆勉强维持,八旗成为清朝发展最为沉重的包袱之一。八旗兵不仅战斗力江河日下,在后来的战争中难见身影,如乾隆末年清军镇压白莲教起义,曾想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调往前线,结果是军纪涣散,无功而返;更重要的是八旗生计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累赘,也极大影响了八旗整体的士气和统治能力。归根结蒂,清朝统治者囿于统治私心,始终不敢放弃八旗军制,即使再溃烂,也要尽力维持,始终坚持军队发展重心是有旗无汉,最终换来的是军队的更加腐败。腐败的军队,即使有再好的武器,也不能避免挨打的命运。
实际上,清军武器的演进,也体现其陆军重旗轻汉的发展策略。清朝的最为锐利的武器是火炮。清军的火炮始终为八旗兵垄断。值得注意的是,军事科技是决定近代国家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清朝对于军事科技的发展也显示其狭隘、自私的一面。清朝定鼎中原的过程中,八旗兵对于明朝火炮的威力是十分熟悉的。他们的成功正是将火炮和骑射的结合,在学习火炮的基础上,发扬骑兵的优势。康雍乾时代的军队,他们更多地将火炮交给自己最为信任的八旗,对于民间的火铳等加以禁止。康雍乾时代正是世界军事史上冷兵器向火器过度的关键时期。清军为了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在军队内部强调旗汉之别,垄断火炮,只准八旗使用。从短时期来看,垄断火炮有利于巩固清军的军事优势,但是放置世界范围了,无异于自我束缚,自断利器。
更为甚者,清朝一直害怕建立和发展水师。由于清初,清军对于对郑成功等海军作战的数次失利,康熙帝更是形成了某种心理的恐惧。清朝采取了守株待兔的消极防守思想,实施“禁海”和“迁界”政策,以牺牲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代价,换来一时的苟安,造成清朝国防战略上长期的“有海无防”局面,才使得后来的鸦片战争中海战一塌糊涂。《问责》特别讨论了造船技术,因为清朝统治者担心民众的造反,禁止民间建造大船。造成的结果是乾隆末年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还停留在康熙初年的水平,整整地延误了两百年。而在这两百年中,西方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一日千里,中国的落后挨打就是这样层累的。可以说,康雍乾时代,清朝对于海洋发展的恐惧,对于海军建设的忽视,深层次心理都是对汉人发展的恐惧,是一种统治者有意为之的策略,也是军事战略中“重旗轻汉”的延伸。
就是在康雍乾时代,西方的殖民扩展与海洋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只要我们拉长历史观察时段,拓宽历史观察视野,清朝统治者为了一姓之私,为了统治阶级的狭隘利益,在更大的范围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灾难,这种灾难在军事斗争表现最为直接,最为明显。
四、外交策略中“有脸无识”
面子是中国人特别看中的东西,因为与之相连的是身份、地位和尊严。对于面子的理解,本身也反映了个人,乃至国家的认识水平。该书特别讨论康雍乾时代的外交策略,对于其“有脸无识”,盲目虚荣的无知自大的外交策略给予了揭露。
事实上,在近代鸦片战争中惨遭侵略之前,清朝跟西方的外交也不是完全封闭,只是一些重要机遇被无端放弃。《问责》选取了1792年的马噶尔尼访华和1816年的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两件大事,分析清朝官员和帝王在接待外国使团中,最为看重是礼仪,是自己的虚荣,而不是试图了解对方的意愿,以及对方实际的势力和目的。无论是马噶尔尼还是阿美士德,中方官员都要求对方下跪,作为外交的基本条件,自然遭到了西方势力的拒绝,也造成了中西健康交往的延误。《问责》还观察到,即使是清朝真正落入到被西方殖民者痛打的时候,他们念念不完的还是条约文本中双方国王字眼的位置高下。当清朝已经耻辱到丧权辱国的境地,统治者最在乎的还是颜面何在?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对于康雍乾时代的统治者的外交策略的反思,并不是刻意否定这种“皇家脸面”维护的必要性,而是要反思其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以及与来访者的深入了解。如果来访者并非清朝统治者下无奈的安顺的子民,你又有何理由要求他跪地叩见呢?传教士的优秀,士人的优秀,都不应该只是清朝统治者自己豢养的对象,而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正是对自己特定狭隘利益的维护,乃至固守,也正是这种深层的老子天下第一的自大心理,才使得清朝失去了一次次走向世界,追赶西方的机会,最终造成了挨打的落后局面。
余论
平心而论,此书为王戎笙先生近九旬高龄的精心制作,诸多论点曾有阐述,如《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从承德避暑山庄看康雍乾三世的忧患意识》等。碍于精力、时间,许多重要问题未能深入,给人浮光掠影之感,如西方科学院和蒙学斋的比较等,诚为遗憾,但《问责》却是第一次整体性视角长时段观察康雍乾时代的另一面,着力展示其特定扼杀创新力量,阻碍社会发展的关键面相。其核心思想尤其值得时人重视,择要论之:
一是立足中西互动的全球性大视野。《问责》在第一章不惜笔墨,阐述西方地理大发现的具体过程,意在梳理参考坐标,全面审视康雍乾时代的历史业绩。如果不从经济总量、文化水平等简单的社会面向出发,该书更关注启动和制约社会创新的关键要害,阐释清代科举及其教育文化政策的急功近利与短视。西方不仅是康雍乾时代发展的背景,更是无时不在的坐标,是整个全球观察体系的一部分。无论是西方中心还是中国中心,切实观察中西互动,才是了解和比较中西发展的起点所在。对于清朝的《四库全书》,该书特意提到几乎同时的法国《大百科全书》,中西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稳定,跟时代的整体发现密切相关,而不仅是文本本身,更是社会政策、文化实践的产物。
二是书写清代历史纵横捭阖的大手笔。《问责》以康雍乾时代的全景为研究对象,不限一城一池,而是提纲挈领,从社会创新动力的文化教育策略,到影响社会发展的科技管理,再到关系统治基本格局的军事战略,以及关系中西直接互动的外交战略,全方位地展示康雍乾时代不为人知,却关系甚大的另一面。作者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充分肯定康雍乾时代的发展业绩同时,从更为长时段的视角,观察其给后世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作者十分珍视民间创新机制的发展,无论是民间士人的出路,还是民间科技的发展,都因为清朝统治者的个人私欲,或是因为考虑特定的统治集团利益,最终或被阻断,或者扼杀。无论是火炮,还是造船技术,以及西方的科技,在康雍乾时代整整地几乎停滞两百年,这是中西发展史上何等遗憾的悲哀。
三是聚焦关系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真问题。与当下史学碎片化的大潮相比,《问责》更愿意关注人们常论却不能深思的真问题。不管是火炮、造船还是西方科技在康雍乾时代的发展演变,都可以大书特书。即使是康熙帝与西学的关系,以及西学在康雍乾时代的发展,都是极为值得思考的地方。但是,该书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影响时代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关键力量上。不管是科技还是教育,背后都是政治因素的笼罩,尤其是清朝专制统治的控制。如果不看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西方的科技只能在清朝的宫廷内开花,更无法了解清朝民间造船的停止,乃至民间科技创新活力的扼杀与消磨。无论是士人们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的科场竞争,还是费尽心力,伤痕累累的官场内斗,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人士因为可恶的专制统治,多少才华精力最终白白消耗,换来的只是近代中国挨打落后的局面,这才是历史思考的最为动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