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所处位置:首页>>学术研究>>先秦史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甲骨文不等同于商代文字

发布日期:2018-12-28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1月9日

  刘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商周时代的甲骨文是世界古文字中的“明星”,和其他已死去的古文字不同,甲骨文经过发展演变,一直沿用到今天。甲骨文什么样,记了哪些事儿,很多人并不熟悉,故有必要介绍一些相关基础知识,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人们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甲骨文直接等同于商代文字。其实,甲骨文这个名称,只是说它的载体是甲骨,和时代关系不大。就像金文,因铸造或刻写在青铜器上而得名,使用时代从商代一直延续到战国秦汉。有人以为,金文就是西周文字,显然是错误的。 

一、商代文字载体多种多样

  商王朝从公元前16世纪初建立,持续约500年,直到公元前11世纪末,才被西方的周邦所灭。(盘庚迁殷后,商王朝亦被称为殷王朝。)在商王朝的后期,武丁即位后,文字材料开始大量出现,载体也多种多样。从考古发现来看,商代文字的载体有甲骨、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角器,相应就有甲骨文、金文、玉石文字、陶文、骨角文字等名目。其中,刻写在甲骨上的甲骨文,约15万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约5454篇,占据了商代文字材料的绝大多数。 

  武丁在位时期,商代文字体系已经成熟和完备。殷墟甲骨文材料,近一多半,也是武丁时代的。由此推断,武丁之前,商王朝的史官阶层,也应该能够使用文字,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考古材料能够证实这一假设。 

  武丁时代,商王朝的史官,已经使用毛笔,有少数甲骨上的字,是毛笔蘸朱砂或墨写成的。玉石、陶器上,也有不少朱书、墨书的文字。 

  总之,商代文字是指商王朝后期成熟文字的统称,殷墟甲骨文只是商代文字的一种类型。刻在甲骨上的商代文字,一般有简化、线条化、多折笔等特点,和金文、玉石文字、陶文的字形、书写风格相比,有一些差异。 

 

 

 

1:字数最长的商代金文(小子卣)

 

2:商代印章

 

3:玉璋上的朱书文字

 

4:陶片上的朱书文字

二、西周也有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集中出土于今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殷墟以外地区,仅有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在2003年出土过一版刻字的龟腹甲,其内容主要是以四种豕牲祭祀“四母”(四位母辈的女性祖先)。 

  西周甲骨文,在陕西扶风凤雏村遗址、岐山周公庙遗址发现的数量最多:凤雏村出土有字甲骨289片;周公庙出土有字甲骨800多片,可辨认的文字均2500个。此外,山西洪赵坊堆村、陕西长安张家坡、陕西扶风齐家村、北京昌平白浮村、北京房山琉璃河、河北邢台南小汪、河南洛阳东郊等地均发现过西周刻字甲骨。 

  西周甲骨文的“主人”是谁,是商王,还是周王?一度曾有争议。原因在于,1977年陕西扶风凤雏村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有在商王宗庙占卜、祭祀成唐(汤)、大甲等殷先王的记载,如“彝文武帝乙宗”、“王其卲祭成唐”(H111),及“王其祷侑大甲,册周方伯”(H1184),等等。其中的“王”,似是商王,而“周方伯”才是周人的首领。由此看来,凤雏村甲骨中,很可能有一些是商王朝占卜的遗物,被投奔周人的殷人史官携带到周原地区。 

  200312月以来,周公庙遗址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文材料,其中“周公”这位在西周初年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出现9次;还有祭祀周人先公“王季”的记载,以及“五月哉死霸(魄)壬午”这种典型的周人历日形式。还有一版卜甲刻辞是“其唯宁风于四方三犬、三彘。既吉。兹卜用”,记载了王朝为平息风灾祭祀东南西北四方神的仪式。这些证据都说明周公庙甲骨是周公占卜,甚至是周王占卜的遗物。 

  20世纪4050年代,已有学者指出周人也有在占卜时刻写的甲骨文;今天,考古学家发现的西周甲骨文已达1000多版,足以证明当初的看法,堪称远见卓识。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西周文字中也有甲骨文,绝不能把甲骨文等同于商代文字。 

 

5: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文(局部)

 

6:陕西扶风凤雏遗址出土西周甲骨文

 

7:陕西岐山周公庙出土西周甲骨文
(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