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选择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发布日期:2017-06-12 原文刊于:
高希中

  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历史研究领域成绩显著,思想活跃,研究深入,成果丰硕。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等重大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的思潮与声音,其中之一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谓‘告别革命’论发表以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学术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的政治思潮”。 近几年来,网络上多有文章损毁诸如卓雅、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同时学术界有的文章反而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当作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 也有的文章反对唯物史观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解释。 社会与学术界的这些现象与问题,以及学术界关于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评价的争论,将历史虚无主义与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推向新的高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论述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著很多,主要内容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批判与抵制。沙健孙、梁柱、张海鹏等先生的著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此外,尚有多项学术会议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批评与抵制。 这些都进一步推动着学术界对这一思潮批驳、抵制与克服。在所见文献中,学者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渊源、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演变、主要观点、具体表现、实质危害与克服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主要内容如下: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渊源

  从时代背景上讲,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 19、20 世纪之交的西方。当时一些西方学者开始质疑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明中所笃信的理性乐观主义、历史进步主义以及对自然的理性结构的信仰,并颂扬非理性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虚无主义(Nihilism)一词系德文 Nihilismus 的意译,源自拉丁文 nihil, 意为虚无,即什么也没有。动词“虚无化”意指完全毁灭和归于无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99年在《给费希特的信》中首次使用,并引入现代哲学领域。虚无主义作为一个流行概念出现在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中,意指唯有我们的感官所获得的存在者才是现实地存在着,其余的一切皆为虚无。

  虚无主义真正作为一个哲学问题为人们所关注,始于尼采,并且影响巨大。尼采将虚无主义理解为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除,因此是一种价值论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对尼采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价值转到存在,进而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洞察虚无主义。海德格尔之后,卡尔?洛维特和列奥?施特劳斯是从哲学上深入洞悉虚无主义的代表性思想家。洛维特认为,欧洲走向虚无主义是在崇敬尼采呼唤“超人”(superman)中就已经得到彰显的一个倾向。施特劳斯首先从字面上将虚无主义理解为“意欲虚无”,即“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的毁灭”。尽管对虚无主义的概念稍有争论,但价值论的虚无主义和存在论的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最主要的两种形态。就价值论方面来看,虚无主义主要指的是最高价值的废除,也就是如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就存在论方面来看,虚无主义指的是存在的无根基状态。前者否定的是价值的绝对性,后者否定的是存在的基础性。

  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虚无主义否认存在着普遍永恒的正确原则,因而具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思想特色。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质就是秉持虚无主义历史观来认识、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这与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解构主义、相对主义等思潮不无关系。就当下而论,历史虚无主义又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影响密切相关。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泛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虚无主义伴随着西方资本的扩张、连绵不断的侵略战争,和西方文明的影响来到我国,其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尤为突出。与上述西方虚无主义相比而言,在我国所理解的“虚无主义”通常指“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或社会思潮,是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研究的中的表现,主要是否认历史的规律性,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的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体过程。其一个明显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对我国一些阶段性错误发展的分析,全面抹杀先辈的革命史,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专家学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定性为:其根本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滥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余绪不绝于当代,上世纪90年代重新泛起,近几年来更是甚嚣尘上,其波及范围涉及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这其中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及相关原因。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国际、国内背景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这种观点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历史遗产方面采取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西方文化先进,要为我们的民族寻求一条出路,就只有抛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由于这种观点否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过分夸大西方文化的普世性意义,没有能解决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问题,因而这种观点一出现便受到各方的批评。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全盘西化论逐渐失去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全盘西化论也逐渐走向沉寂。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和转入现代化建设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自由化思潮在历史观上的一种体现又有所抬头。一些人在文艺领域开展了一场否定、虚无传统文化,主张全盘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潮。其中,尤以1988年6月以反思黄河文明为名否定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电视片《河殇》的播出为最。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际上苏联、东欧的剧变,加之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如潮水般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社会上出现“告别革命”论,一些人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采取极端虚无主义的态度。

  总体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新泛起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有其国际与国内政治的原因与诉求。首先,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构成当前我国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重要国际背景。其次,历史虚无主义是对西方反共势力企图“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一种呼应。再者,它也反映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逆向发展要求。

  纵观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总是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的,这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文化之所以放射出璀璨异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人们能够大胆地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当前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学习和吸收外国其他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结晶,来发展和光大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这个吸收是有条件的,首先须在继承和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吸收,其次是必须符合中国的实际,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是不分良莠的照搬照抄。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原因

  中国的学术土壤中并未曾独立孕育出历史虚无主义,但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却不止一次遭遇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与政治方面的交往不断增多,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产生了相当影响。其中出现于欧美史学界否定革命鼓吹改良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对我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第二,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现代化传媒通过文化交流活动等一切机会和条件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政治上的渗透。

  第三,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不断发展彼此呼应。由于新自由主义、新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有着共同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它们能够相互转化和统一。在这种转化和统一中历史虚无主义再度泛起。

  第四,从现实环境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利益集团的政治社会诉求在历史领域中的投射,以及在市场意识驱动下肆意“消费”历史的外在显现。第五,从历史学的发展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受二战后崛兴的叙事史的负面影响所致,是以倡导讲故事为主的微观史学滥用的结果。

  第六,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而缺乏历史主义态度。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从现实出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抱着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抹煞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将历史与现实做简单的比附,丧失基本的历史主义立场。他们根据现实的变化重新解释历史,根据现实的需要任意裁剪历史,以现实比附历史,按照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

  第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除了一些现实层面的原因之外,从历史哲学层面看,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主要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入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相关。

  今天所说的后现代思潮,即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一般认为,它形成于20世纪中叶,但时至今日,“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仍歧义纷呈,模糊不清。在西方学术界,它可表征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思维方式,也指文化态度、精神价值、前沿的或怀旧的模式等。“后现代”作为一种主张多元、多变、多维、多样、怀疑的思潮,强调通过所谓 “永恒的变化”反对僵化,张扬自由与活力,力主一切都没有确定性,而只有模糊性、间断性、散漫性、不确定性、无序和凌乱、反叛与变形,以及断裂和倒错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问世后,一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蔓延。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后现代主义逐渐影响到历史学领域,使史学发展特别是史学理论的建构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历史学家的主体性与历史事实之间不是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彼此融为一体,即融合在“历史叙述”的实践之中。在历史叙述之外,不存在任何客观历史。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出发,历史只不过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的堆积;通过“解构”宏大叙事,去“碎化”历史;用“颠覆”的方法否定一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否认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在基本理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价值判断上,都和后现代思潮有共同的语言,成为“后现代史学”的标本之一。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历史虚无主义在基本理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价值判断上,都和后现代思潮有共同的语言,成为“后现代史学”的标本之一。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特点、危害

  众多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与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当代史与中国近代史领域,其表现为宣扬改良,否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则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和主观臆想,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

  其一,“告别革命”论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并由此出发虚无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虚无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虚无以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是借歪曲历史本来面目来证明“学习西方”的主流文化是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由之路,从而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二,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写历史”的名义下,作翻案文章。

  其三,历史虚无主义者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其四,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这主要表现在: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历史认识的科学性,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存在真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所以,他们所宣扬的观点不是在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得出来的,而主要是表达白己的某种倾向、某种情绪,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

  其五,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采取不加批判、分析全盘接收照搬照抄的态度。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相互作用中寻找主要的历史线索,尤其是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性联系,而是以西方的模式、价值和发展道路来衡量中国,导致那些符合西方模式和价值观的历史被赞扬,而一些不符合西方模式和价值观的历史则被否定。并且,无论赞扬或否定,都统统被孤立地、片面地放大和渲染。

  其六,反历史主义。就客观来讲,历史是一个相互联系,不断生成、发展、灭亡的整体演化过程。历史研究必须把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置于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之下,作为统一的、有联系的、有机的整体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论定是非。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脱离特定历史条件,以非此即彼、割断历史的思维方式对待历史,甚至歪曲历史。

  其七,史料问题。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直接前提。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聚散等区分。所以,对史料必须进行大量的博采、钩沉、辨析、选择、确证、核定等工作。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多缺乏对这些专门学问系统、全面的训练与了解。甚至有的研究者轻视对史料的辨伪和充分占有,或仅凭一些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胆立论,或随意根据一点历史资料就大胆评论,结果导致了对历史事实的歪曲。

  在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可概述为以下几类:一是精心挑选某些片面的不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历史细节;二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构具有“崇高”价值的历史,如用权谋解构延安整风运动等;三是假设、臆测、抽象推演历史事件,如《告别革命》中关于康梁维新变法的假设、关于未发生辛亥革命的假设;四是借某些历史事件戏说或恶搞党和国家创始者形象等。这些不同的态度其实有着共通的历史研究逻辑预设,即对历史事实的虚无,具体表现为:一是视“历史事实”为语言描述意义上的存在;二是视虚构、想象在历史研究中无处不在。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其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历史虚无主义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

  其二,历史虚无主义适应西方反共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

  其三,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否定中国革命的危害作用。

  其四,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五,通过否定历史发展规律来否定历史进步,进而否定民族历史价值与成就,对历史采取非历史主义的态度。

  其六,通过翻历史旧案的方法,妖魔化重大历史人物,曲解民族文化标识和表征符号,进而瓦解民族精神和信念。历史需要不断的认识、继承、解读与创新,以求得更全面、准确的历史认识和科学的历史知识。但这些都不等于颠倒黑白和全盘否定。

  其七,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歪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是要从历史依据上抽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在理论深层上否定唯物史观,以达到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

  其八,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害作用。它抹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消解文化认同,瓦解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消融民族精神,导致民族虚无主义,解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立党立国的根本问题。历史观是哲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涉及一个国家、民族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涉及国家的认同感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政权来说,历史的合法性是现实的合法性的基础。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否定和颠倒历史大行其道,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到全盘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说得一无是处,这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认真汲取。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了人们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四、多方位多角度批评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对如何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在学术范围内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用事实说话”是有力途径,二是坚持唯物史观。这两种观点对抵制和克服学术领域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理论层面还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更能深刻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更有利于抵制和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对此,或许以下几个方面是有益的尝试。

  (一)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这方面,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唯物论,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不能把唯物史观教条化。历史研究中的教条化或教条主义曾给史学研究造成严重危害,这方面的教训应吸取。之所以马克思主义或唯物史观被当做“历史虚无主义”,就与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将马克思主义或唯物史观当成教条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反对将唯物史观教条化,强调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积极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学术的进步观点,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

  (二)坚持多元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人在山中,视野有限,所处位置与观察角度不同,所得印象和看法也就不同,而且只能是一个局部,难免片面。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如此,他们片面、静止地看问题,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不会全面而深入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看问题,严重违背了历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这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是众多因素相联系的运动过程,它既不是各个因素的混乱堆积,也不是社会历史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战争等,从整体观察和从局部看待其表现形态、性质及意义并不一定相同。这就有一个正确分析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对历史要有全面地认识,就要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视域进行观察:既要分别考察局部的性质、功能、作用和意义,又要把局部纳入整个历史过程中去进行综合考察,考察整体的特性、功能、作用和意义。例如,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只看到“革命”破坏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在近代中国亡国灭种历史条件下“革命”的整体与全局意义。又如,也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只看到一些革命先烈那些微不足道的对社会没有任何影响的个人私生活方面的缺点,而没有看到他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敢于牺牲自己生命壮举的人生整体的积极意义,以及无数先烈对中国革命胜利全局的重大意义。

  其二,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而非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有的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十九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现在已经是21世纪,时代不同,所以他们的观点已经“过时”。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比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不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不同,就盲目否认马克思主义。比如,孔子已离我们当今已2000余年,也尽管儒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已经不适宜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发展,但是这并不否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当今世界和中国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也应该采取这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待,而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从而加以否定。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大的社会转型一定会推动历史宏大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如此,对当前中国社会巨变的阐释也是如此。今天的中国中国正在崛起,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对此,我们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历史理论。尽管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理论的某些观点有所缺陷,但这并不妨碍它是阐释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有力工具。理解和阐释当前中国历史的这种大脉络、大转折、大关节、大趋势、大变革的变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其三,坚持历史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认识和具体的历史语境相联系,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定的历史认识可能是真理,但是一旦超越了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历史条件,而置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则可能时谬误。历史虚无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违背了历史主义的原则,比如他们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改良和革命都是社会改造的途径。所谓改良,它不像革命那样彻底、根本地摧毁旧的事物,而是缓慢地、渐进地改造旧的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改良具有进步的意义,像近代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就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但这不能否认革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意义。当一种力量成为人类历史或民族历史良性演化的促退或惰性力量时,比如丧权辱国、践踏正义、滥杀无辜、荼毒生灵、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等,此时“革”其“命”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比如,近代中国反对腐朽清廷的“革命”、反对英日等西方国家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主的“革命”等。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但是,我们不能以现在“改革开放”的观点或近代“改良”的观点质疑近代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否则就如同历史虚无主义者一样,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原则。

  (三)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化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研究。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这在新中国“前十七年”史学的“五朵金花”的绽放中表现尤为突出。当时历史学家或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诸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剖析中国古代社会,致力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阐释,极大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繁荣与发展。可以说,借鉴和运用不同学科或邻近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越来越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不但丰富并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并且为我们深入认识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比如,可以运用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分析和认识革命的先烈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为了民族大义敢于牺牲高尚情操;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目前经济的大发展与大变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阐释中国当今乡村的巨大变迁;等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与方法,为我们批驳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论据。

  历史研究是多样性、多方位、全息的、立体的,因而认识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也必然是多样性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针对不同的认识对象,综合运用合适、合理的方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彻底打破片面的、单一的认识方法。这可以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撰述历史,从而更有效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

  (四)尊重与坚守历史真实

  历史虚无主义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否定历史事实。这就使分析、研究、解决学术问题的“基础”或“根基”不稳,或其前提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材料不足而表达出来的观点,不可能构成历史定论,因为这随时都会因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而得到修正,甚至否定。

  历史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类过经历过的客观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客观的历史;一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史料和历史观念、思想等,对客观历史的记述与阐释。对前者而言,不论是虚无主义还是什么主义,也不论什么主体,都是改变不了、歪曲不了的,因为前者已经固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法改变也无从改变。对后者而言,则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因为记述、研究的主体不同,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观与历史思想不同,从而对客观历史的叙述、理解与解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抵制,要在“历史”的这些不同层面进行。

  第一,客观层面。“客观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但它留下星星点点的遗迹、遗物所体现的“事实粒子”,以及由这些粒子构成的历史的点、线、面仍然可以被人们看到或认识。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被确证的人和实物,比如秦始皇、刘邦、曹操等人物,以及我们今天依然能够见到的长城、京杭大运河、故宫等实物。其二,被确证的历史事件。对“事件”本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但是“事件事实”本身毕竟存在过,这不能被怀疑,比如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其三,被确证的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件之间、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比如,希特勒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与侵华战争、文革与“四五运动”等。对这些事实粒子及其构成的点线面,不同的文本和话语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和描述,但其真实性、客观性不容质疑。这些事实粒子的存在决定了客观历史不可能完全被掩盖、篡改、否定,并构成了我们认识历史的基点。

  第二,叙述层面。相当一部分客观历史以文本叙述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层面上,历史的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可信资料基础上的历史过程的真实再现。由于客观历史的庞杂性、记述的有限性、记述主体的主观性,历史叙述的过程实际上只能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选择的过程,而且取舍、选择的幅度有时可能会极大。所以,这种历史真实得 “再现”根本不可能是“全景再现”,但是所选择的人物、事件、时间等必须真实,所选用的史料必须可信。

  另外,语言有着不以其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客观内容。由于语言是特定时代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本身及其运用的方式带有时空性、历史性。语言本身就不是完全纯客观的,语言并非一干二净,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历史学家无法用语言来精确地描绘他想要描述的历史实在,或者即使他认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这种实在也无法原封不动地传递给读者。但这也并非说语言毫不客观地表现历史“真实”。语言的内容与历史“真实”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语言的内容并非是完全虚构的,而是有着不以语言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客观内容。例如,不管用什么语言叙述,都不能否认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侵略罪行。

  再一方面,虽然历史叙述呈现出史家的主观态度,但其中也反映一定客观的历史。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对此曾引起广泛、深入、持久的争论。史学即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艺术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历史的叙述方面,即把史家主体所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用艺术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如实直书”并不一定和语言的艺术性构成矛盾,否则没有语言的艺术性倒不一定能做到如实直书。例如描绘司马迁在受刑后的感受,如果没有艺术化的语言,不知史家该如何描绘司马迁“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的心理境况。可见面对丰富多彩、辛酸苦辣的大千世界与人的心理感受,没有艺术化的语言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并非是杜撰的,而是艺术化的语言也是受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制约,并非毫无根据的浮想翩翩。

  第三,解释层面。历史解释并非不受历史客观与真实的限制。历史认识的成果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面貌,在认识主体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尽管人们所使用的材料可能相同,何况还存在使用史料不同的情况。在这个层面上,“真实”要求历史学家所作的解释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洗磨,也能经得起后出的更多证据的支持。历史解释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将所要考察的对象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脉络之中加以说明和评估,直至追寻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另一方面是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背后隐藏的意义。对历史解释的这两方面具有巨大主体发挥的空间,但这不是要史家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而是要将他的论点谨慎地限制在证据能够支撑的范围之内。

  由上述可知在历史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其中,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主观成分最多的环节,它们可以突破证据的限制,也可以逸出真实之外,但不能不接受“真实”的约束。“真实”既规定了历史记录、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底线,又限定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我们了解了客观历史、历史叙述、历史解释的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哪些历史是真实客观的。同时,这也对我们认识历史提出了要求,也就是我们在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叙事历史时,也要自觉地接受历史客观与真实的约束。历史虚无主义者所犯重大错误之一就是违背历史“真实”,没有接受历史“真实”的约束,而是从主观臆想来认识和阐释历史。

  (五)强化学者主体责任。历史学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研究历史、编撰历史、普及历史的行为本身就是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这具体到抵制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而言,一方面要求历史学家或学者加强对中国近代历史、中党史和中国历史上重大问题的研究,拿出有理、有据、有力的学术性成果,从学术学理上批驳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在历史知识的社会普及层面,历史学家或学者应该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社会化进程,引导社会用正确的历史观来认识历史,使大众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大危害,在于向社会传递错误的历史观和错误的历史知识,带来价值观的混乱,甚至颠覆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伤害了人们对我们民族、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的崇高情感。

  总之,从史观的科学性、思维的多元性、历史的真实性、史料的可靠性、研究主体的责任性,以及跨学科方法的运用等综合方面系统、整体推进,更能有效地批评、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人民撰写历史,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融会贯通地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学界有益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历史与社会现实,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